
五月的河东大地,金黄麦浪在永济市虞乡镇翻涌成海。36 岁的贾俊杰站在田埂上,随手摘下一株麦穗,饱满的麦粒簌簌落在掌心:“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这位从山西农业大学走出的高材生,用 15 年时光,将自己的青春播撒在家乡的沃土,书写着新时代的 “丰收答卷”。
一、从校园到田间:农业梦的生根发芽
2010 年,当同龄人涌入城市写字楼时,贾俊杰毅然回到永济老家。“小时候跟着爷爷下田,看着麦浪随风起伏,就觉得土地里藏着无尽的生命力。” 带着这份热爱,他从 400 亩试验田起步,组建农业团队、引进先进农机,开启了规模化种植之路。
在创业初期,贾俊杰将大学所学的农学知识与实践结合,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他的农田里,智能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墒情,植保无人机穿梭在田间精准喷洒农药。这些创新举措让小麦亩产从最初的 800 斤跃升至 1200 斤,他也因此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 “种粮明星”。
二、从 400 亩到 5000 亩:规模化背后的科技赋能
如今,贾俊杰的种植版图已扩展至 5000 余亩,麦田宛如金色的绸缎铺展在中条山下。在他的高标准农田里,无人驾驶收割机轰鸣作业,将麦穗卷入脱粒仓;物联网传感器 24 小时监测作物生长,数据实时同步至手机 APP。“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 贾俊杰指着屏幕上的土壤温湿度曲线说,“科技让种地更精准、更高效。”
除了自我发展,贾俊杰还化身 “田保姆”,为周边农户提供订单种植、农机收割等全链条服务。每逢农忙时节,他的农机队穿梭在各村麦田,单日收割面积可达 300 亩。这种 “一站式” 服务,不仅解决了小农户的生产难题,更带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麦浪中的新征程:向智慧农业进军
面对未来,贾俊杰有着更宏大的计划:“下一步要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园,用 5G、AI 实现种植全流程数字化。” 他透露,正在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适用于丘陵地形的智能农机,探索 “农田大脑” 管理模式。在他的蓝图中,无人机巡田、机器人除草、AI 病虫害诊断将成为常态。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贾俊杰和团队成员顾不上休息,又登上收割机赶往下一片麦田。轰鸣的机械声中,新的麦粒源源不断地倾泻进运输车,如同跳动的金色音符,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这片承载着梦想与汗水的土地,正孕育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