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该喝的一碗汤!补津液、助通便,口干上火的人尤其要喝!

三伏天补阳别盲目!三碗神仙汤专治暑热:红苋菜汤润肠通便,黄豆冬瓜汤祛湿消肿,藕带排骨汤润燥健脾。温润的汤水既能补津液,又能安抚脾胃,比冰水更解暑!

三伏天,老祖宗说 “春夏养阳”,但在这热浪滚滚的时节,补阳可不能蛮干,得讲究方法。一碗温润合口的汤水,就是天赐的解药!它既能温和补充随汗水流失的津液,又能清热祛湿、润肠通便,还能安抚被暑气搅得不安的脾胃。今天就把我家厨房三伏天常备的三碗 “神仙汤” 分享出来,专治各种暑热不适!

一、红苋菜菌菇鸡蛋汤:给气血添点 “红”,肠道通畅一身轻

食材准备(2-3 人份):新鲜红苋菜一把(约 250 克),蟹味菇、白玉菇各一小盒(共约 150 克),鸡蛋 2 个,姜 2 片,蒜 1 瓣(拍松),盐、香油少许。

  1. 红苋菜摘去老根,洗净切段(嫩茎可保留)。菌菇切去根部,稍作冲洗沥干。鸡蛋打散备用。
  2. 锅里放少量油,烧热后下姜片、蒜瓣爆香。接着倒入菌菇,中火翻炒至变软、微微出水。
  3. 加入足量热水(约 800ml-1000ml),大火烧开,保持沸腾状态,淋入打好的鸡蛋液,稍微凝固后用筷子轻轻搅动成蛋花。
  4. 立刻放入红苋菜,用筷子快速压入汤中,烫煮约 1 分钟至苋菜变软、汤色变红。关火!调入适量盐,滴几滴香油提香,搅拌均匀即可。

这汤简直是为 “燥热便秘人群” 量身打造!红苋菜富含铁质和膳食纤维,是天然的 “肠道润滑剂”,搭配同样富含纤维的蟹味菇和白玉菇,一碗下肚,仿佛给肠道做了个温柔的 SPA。那漂亮的紫红色汤汁,看着就解暑,喝起来清润回甘,特别适合出汗多、感觉身体被掏空、又有排便困难的朋友。

二、黄豆虾仁冬瓜汤:双管齐下祛湿气,水肿拜拜气色好

食材准备(2-3 人份):冬瓜一块(约 500 克),干黄豆一小把(约 50 克,提前 2 小时泡发),鲜虾仁 100 克(或干虾米一小撮提鲜),姜 3 片,料酒半勺,盐、白胡椒粉少许。

  1. 泡发好的黄豆沥干水。冬瓜去皮去瓤,切成稍厚的片或块(厚一点不易煮烂)。虾仁用少许料酒和盐抓匀(去腥提味)。如果用干虾米,稍作冲洗即可。
  2. 锅中放入泡好的黄豆、姜片,加入足量清水(约 1200m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约 30 分钟,直到黄豆变软糯。
  3. 加入冬瓜块,继续煮 10-15 分钟,直到冬瓜变得半透明、用筷子能轻松戳入。
  4. 放入虾仁(或干虾米),转中火煮 2-3 分钟,虾仁变红弯曲即可,最后调入适量盐和白胡椒粉,搅匀关火。

这碗汤是 “祛湿消肿黄金组合”!冬瓜天生像 “水做的”,清热利湿效果显著。黄豆健脾益气,补充优质蛋白,还能帮助身体更好地运化水湿。虾仁的加入,不仅提升了鲜味,更是优质蛋白的点睛来源。

三、藕带薏米排骨汤:润燥通便双保障,脾胃虚弱也能喝

食材准备(3-4 人份):新鲜藕带 200 克(或嫩莲藕 1 小节),胡萝卜 1 根,生薏米 30 克(最好提前浸泡 1 小时),排骨或汤骨 300 克,姜 3 片,料酒 1 勺,盐少许。

  1. 排骨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大火煮开焯烫 2-3 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这一步能让汤更清)。
  2. 薏米提前泡好沥干。藕带洗净斜切成段(或用嫩莲藕去皮切滚刀块)。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
  3. 处理干净的排骨、薏米、姜片放入汤锅,加足量冷水(约 1500ml-1800ml)。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 1 小时。
  4. 加入藕带段(或莲藕块)、胡萝卜块,继续小火炖煮 30-40 分钟,直到所有食材软烂入味。最后调入适量盐,搅匀即可。喜欢更清爽口感的可以撇去表面少许浮油。

这碗汤堪称 “润燥通便的温柔卫士”!藕带(或嫩莲藕)生津润燥、清热凉血,还富含膳食纤维。薏米健脾祛湿的功效有口皆碑。胡萝卜补充维生素,排骨提供温和的滋养。特别适合那些三伏天里口干舌燥明显、感觉体内有 “小火苗”、同时又有点脾胃虚弱、不敢吃太凉的朋友。汤味清甜回甘,润物细无声。

当暑气蒸腾,身体发出 “渴” 的信号时,与其猛灌冰水刺激肠胃,不如静下心来,花点时间,为自己、为家人炖煮这样一碗温润的汤。那从舌尖到脾胃的妥帖抚慰,那微微发汗后的通透舒畅!身体舒服了,三伏天也就没那么难熬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