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做出一碗油亮不腻的冬菜扣肉,选对五花肉是第一步。得挑那种肥瘦相间、层次分明的,一层皮、一层肥、一层瘦,最少得有五层,这样的五花肉吃起来才够香。五百克左右的一条就挺合适,太瘦了吃着发柴,太肥了又容易腻。在市场挑选时,用手指按一下肉面,有弹性、皮色鲜亮的才是好肉。
冬菜的选择也不容忽视,重庆老坛腌制的冬菜自带一股独特的咸香,那味道是超市里真空包装的冬菜比不了的。菜市场角落老婆婆卖的散装冬菜往往更地道,黑黢黢的样子,闻着那股冲鼻子的咸香味就错不了,用它来做扣肉,风味才够正宗。
五花肉买回来后,先别急着切。冷水下锅,大火烧开,把血沫子仔细撇干净。水滚开三五分钟后,将肉捞出来用凉水冲洗,这样处理后的肉皮紧实,切厚片时更容易定型。肉片切半厘米左右厚就好,太薄了炖完容易碎,太厚了里面不容易入味。切好的肉片放在一旁晾干水汽,这样下锅煎的时候就不会溅油。
接下来开始煎肉。把锅烧热,薄薄刷一层油,放入姜片和葱段爆香,等香味出来后,再把肉片放进去,一片片摊开,不要堆在一起。保持中火慢慢煎,先把肉皮那面朝下,听着锅里滋滋作响,油花不断往外冒,煎到肉片两面都带点焦黄,边缘微微卷起就可以了。这一步能煎出肉里的油脂,是让扣肉吃起来不腻的关键。如果锅里的油太多,可以倒掉一些。
然后沿着锅边淋点料酒,“滋啦” 一声,酒气很快就散了。接着倒入红烧酱油,用量别省,这样能让扣肉颜色更红亮。再加入一小撮白糖提鲜,注意别放太多。快速翻炒几下,让每片肉都均匀裹上酱色,看着红亮诱人就可以了。
冬菜如果太咸,要提前用清水泡一下,然后多冲洗几遍,攥干水分后粗粗切几刀。准备一个砂锅或者厚底锅,把冬菜铺在锅底,铺得厚一点。将煎好的肉片一片片码在冬菜上,肉皮朝下,码得整齐些看起来更美观,自家吃的话随意堆放也无妨。把锅里剩下的料汁全部倒进去,再加点热水,水量刚能淹到肉的一半就行。因为冬菜本身比较咸,水不要加太多,否则会冲淡味道。
盖上锅盖,一定要用小火慢炖。炖的过程中,满屋都会飘着香味,这时候可以去做点别的事,但要保证炖足一个钟头。中间最好别老掀锅盖,以免热气流失,影响肉的软烂程度。要是实在不放心,半小时后可以快速看一眼,只要锅底的水没烧干就好。如果听到锅底有吱吱的响声,说明水快没了,赶紧加点热水,记住千万别加凉水,不然肉一受刺激就会变柴。
时间到了之后,用筷子戳一下最厚的那块肉,能轻松扎透就说明炖好了。可以尝一下咸淡,要是冬菜的咸味够足,基本就不用再加盐了;如果觉得味道差点,可以适量撒一点点盐。然后开大火收汁,看着锅里的汤汁慢慢变稠变亮,油汪汪地裹在肉片上,就可以关火了,焖上几分钟再开盖。
盛盘的时候要小心,肉片容易散。把冬菜和肉一起铲到盘子里,肉皮油亮,颤巍巍的,肥肉看着透亮,瘦肉丝丝分明。冬菜的咸香已经完全融入肉里,而肉里的油脂又被冬菜吸收了大半。夹起一块放进嘴里,肥肉入口即化,瘦肉酥烂入味,混合着冬菜那股发酵后的特殊香气,用来下饭简直是绝配。这道老灶冬菜扣肉,满满都是家常的味道,暖心又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