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潍坊滨海区的盐碱地上,500余亩玫瑰正迎来盛花期。微风拂过,花浪翻滚,浓郁花香中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这片看似普通的玫瑰园,正通过农业创新书写着盐碱地上的致富传奇。
盐碱地上的农业奇迹
芳青玫瑰园农业生产部经理赵建一介绍:”我们的芳青玫瑰是在普通重瓣玫瑰基础上选育改良的新品种,具有耐盐碱、抗干旱、花期长、产量高等特点。”这种适应盐碱地环境的玫瑰新品种,每亩产值超过5000元,让原本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每天清晨,周边村民穿梭在花海中,丰产期每人每天可采摘160斤玫瑰花瓣,收入可达200元。
全产业链开发提升附加值
玫瑰园不仅满足于鲜切花生产,更构建了完整的深加工产业链。采摘的玫瑰花被制成玫瑰红茶、玫瑰酱等产品,大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这种”种植+加工”的模式,让玫瑰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旅研学拓展产业边界
玫瑰长廊是芳青玫瑰园的创新之作。爬藤玫瑰沿着长廊攀爬生长,盛花期形成壮观的浪漫景观。这里已成为中小学生研学的热门场所,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察玫瑰种植,体验产品加工过程,感受农业创新的魅力。总经理袁方清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文旅研学项目,挖掘玫瑰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盐碱地上的农业奇迹。”
乡村振兴的滨海样本
从单一花卉种植到集种植、加工、旅游、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芳青玫瑰园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潍坊滨海区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土地限制,以产业融合拓宽发展路径,用文旅赋能激活乡村活力,正在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片盐碱地上的玫瑰园,不仅绽放着美丽的花朵,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它证明,只要找准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模式,盐碱地也能变成”聚宝盆”,农业也能成为致富产业。随着玫瑰园知名度的提升,这里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