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补身,三道养生菜暖心又养胃

老话说得很有道理:“入伏不补,秋冬难熬。”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酷暑天就像一台 “抽水机”,把我们体内的血气、津液不停地往外抽,出汗多到像浇水一样。这时候要是不赶紧给身体 “打打基础” 补一补,等到了秋冬,身体就会像 “老树皮” 一样脆弱,不猛补一番可不行。我们得顺应天时,“伏天进补”,不是说要用大鱼大肉使劲塞,而是要选些应季又温润的食材,补补阳气、健健脾胃、利利湿气,这样才舒服。顺利熬过盛夏是很有盼头的,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三道家常好菜,保证让你吃得舒坦又安心。

第一道:虾仁冬瓜黄豆汤,清爽宜人

做法:先提前把黄豆泡上两三个小时,让它吸足水分变软,这样容易煮。冬瓜削皮去瓤,切成块状,吃起来才顺口;虾仁准备好。

锅里倒足够的清水,先把泡好的黄豆放进去,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咕嘟咕嘟炖 15 到 20 分钟,直到豆子煮得软烂。

接着放入冬瓜,再煮 10 分钟左右,冬瓜变得半透明,口感嫩滑。

最后把虾仁倒进去,看着它们瞬间变色,卷成小卷儿。

喜欢鲜味的,就撒点盐,滴几滴香油,想带点辣味的,还能放点白胡椒粉。

黄豆被誉为 “地里长出来的肉”,补脾、利湿都很给力;冬瓜是 “祛湿大将军”,解暑正合适;虾仁温阳不燥热。一瓢喝下去,清甜润口,脾胃没有负担,湿气被赶走,阳气也稳稳地收着,喝得浑身冒汗也舒服。

第二道:红烧羊排,暖胃又暖心

制作步骤:羊排切成手指长的段,冷水里加料酒、几片姜片,焯水去血沫。大火烧开,血水像跑马灯似的往外冒,捞出来用清水洗干净。

锅里倒油,小火炒香姜片、蒜瓣、葱白段,再放几颗八角、桂皮。然后把羊排倒进去翻炒,直到表面焦黄。

关键一步:倒点料酒,淋上生抽,再稍微加点老抽上色,放些冰糖,带来甜中带点微辣的口感。

加热水,刚没过羊排就行,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盖好锅盖,炖 40 分钟到 1 小时。尝尝味道,看看盐够不够。最后大火收汁,撒些新鲜葱花或香菜。要是怕脂肪多,炖的时候可以加几块白萝卜。

这道菜很适合平时怕冷、手脚总发凉、感觉累得快熬不住的朋友。羊肉性温补,是温阳之本,三伏天吃,正好 “以热补热”。浓浓的酱香,咬一口,整个人都暖洋洋的。真是 “喝汤不如吃肉”,此时吃点羊肉是极好的选择。

第三道:虾仁丸子小白菜汤,清新又爽口

做法:鲜虾仁剁成细细的虾茸,像捏泥巴一样。放碗里,加个鸡蛋清、一小勺淀粉、少许盐和白胡椒粉,使劲搅打,直到变得黏黏稠稠的,像揉面团一样有黏性。

小白菜洗净切段备用,姜丝切好。锅里烧水,放些姜丝,水快开时转小火,用汤勺或手把虾茸团成小丸子,像小乒乓球那么大就行。

一颗颗丸子慢慢滑入锅里,像在跳一场 “丸子舞会”。等丸子浮起来,变得白嫩润滑,就可以放切段的小白菜烫一下。最后加盐调味,滴几滴香油。

这汤清澈见底,丸子粉嫩嫩的,小白菜碧绿新鲜,看着就想喝一口,这汤水真正是 “清凉消火”。很适合平日里觉得身体 “燥热”、容易上火的朋友。虾仁丸子温阳补气,一口咬下去鲜嫩有弹性。汤水清清爽爽,丸子粉嫩,小白菜碧绿欲滴,让人胃口大开。

这几天,咱们的身体正处于 “打基础” 的关键期,按照老辈的智慧,把 “伏补” 做好,吃这几道菜,保证身子能稳住,阳气也补得足足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咱们得听 “老话”、顺 “天命”,这样秋冬交替时才不容易生病。

这几道菜做法不难,自己在家就能做,既养生又好吃,每一顿都能让你觉得 “身心舒坦”。

我个人觉得,这些 “伏补” 的食谱正是给身体 “打底” 的好方法。对普通人来说,不用搞得太复杂,用些应季食材,煮几碗汤、炒几盘菜,轻轻松松就能把 “阳气” 补起来。

最关键的是,这时候身体要 “敞亮” 些,别把自己弄得像 “玻璃娃娃” 一样脆弱。咱们要的就是那份 “硬朗” 劲儿。凡事都得 “顺势而为”,平时多运动,多吃点温补的菜,身体就会 “焕发新活力”。说实话,没什么比 “吃得健康、身体棒” 更让人开心的了。

这期就说到这,等你们试试这些菜,肯定会很有成就感。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