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月初八:陪伴长辈的温馨佳节

节日邀约,亲情呼唤

手机“叮咚”一声,小李的微信瞬间热闹起来。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纷纷@他:“明儿个闰六月初八,记得回家吃饭!”小李望着屏幕,满心疑惑,这节日过得比老板的KPI还频繁。同事小王凑过来一看,惊讶道:“哟呵,闰月还能过节?老祖宗可真是把一年365天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啊!”

小李妈妈在群里发来一条60秒语音,小李点开一听,全是菜谱:“寿桃得手工揉面,莲藕排骨汤要炖够三个钟头……”小李听得脑袋直嗡嗡,赶紧给妈妈回电话:“妈,我买现成的寿桃行不?超市里流心奶黄包可甜啦!”电话那头传来妈妈爽朗的笑声:“行!去年你二姨买的速冻包子,你奶一尝还夸‘这馅儿甜得正’!”

老传统的独特魅力

老传统就是这么奇妙,既有着一定的规矩,又充满了人情味儿。小李翻出高压锅,仅仅用了二十分钟就炖出了有胶质的莲藕汤。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老人们真正在意的并非是排场有多么讲究,而是希望孩子们能把自己说的话放在心上,图的是那份踏实的感觉。

隔壁工位的程序员老张更有办法,他教会了老爹使用外卖软件点私房菜。老爷子戴着老花镜,研究了好半天,最后点了一份“网红爆款”八宝饭,还得意洋洋地发朋友圈:“儿子教的新式尽孝,美得很!”

遗憾背后,珍惜当下

小李刷到一条微博,心里一阵酸涩。有个网友说,去年老爹发了七条60秒语音教他做桂圆粥,他嫌麻烦没学。等后来有空了,老爷子却已经住院了,就只想喝口家里熬的粥。评论区里,三万条留言满满都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人翻出奶奶留下的寿桃模具,底下刻着“2018超市赠品”,原来这所谓的“祖传手艺”才不过五年的历史。

传统美食,健康之选

养生专家表示,老一辈的闰月菜谱简直就是打工人的健康续命指南。莲藕里的黏液蛋白能够保护胃部,红枣和桂圆可以补气血,排骨汤则能补钙。这些可都是天天吃外卖、加班熬夜的年轻人所缺乏的营养。有家互联网公司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陪父母包寿桃”作为团建活动,现在全公司一到闰月就放“孝文化假”,让其他公司的打工人羡慕不已。

节日真谛,陪伴为上

窗外的月亮和上个月相比没什么两样,但小李却突然开窍了。过节,其实就是找一个借口,把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想你了”包进寿桃里,炖进汤里。他给妈妈发了一条语音:“妈,明儿个我早点下班,咱家高压锅给我留着啊!”

在这个闰六月初八,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忙碌,回家陪陪长辈,用一顿温馨的美食,传递我们对他们的爱与关怀。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