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没胃口绕不开 “滋味寡”?我妈的凉面方子,拌一拌,酸香开馋

“酸辣口儿专治苦夏病!” 张婶儿的荞麦凉面在冰水里滋啦作响,红油渗入面条缝隙,芝麻粒儿蹦跶碗沿,馋得整条胡同打喷嚏。井水镇着的西瓜和紫苏叶海鲜浇头,正等着消汗后开启下一轮夏日盛宴。

三伏天的太阳毒辣得能晒化柏油路,老张家厨房里的温度计直接爆表。张婶儿拿起搪瓷盆往水池里一放,冰碴子溅到案板上:”这鬼天气,灶王爷来了都得中暑!” 她家那口子瘫在竹椅上,汗珠子顺着脖子往下流,活像条搁浅的草鱼。

冰箱门一打开,凉气混着黄瓜的清香扑面而来。张婶儿手指灵活,菜刀在案板上敲出节奏,青瓜丝堆成了翡翠小山。隔壁王奶奶扒着窗户喊:”老姐姐,今天又做神仙凉面?” 竹帘后面传来河南梆子腔:”可不咋地!酸辣口儿专治苦夏病!”

滚水锅里白浪翻滚,荞麦面像在跳探戈般沉浮。张婶儿掐着秒表,手腕一抖把面条甩进冰水盆,滋啦声中腾起白雾。她家小子抽着鼻子跑进来,伸手就要抓黄瓜丝,被筷子头敲了一下:”急什么?蒜末还没呛香呢!” 铁勺里的红油咕嘟冒泡,扔进两粒花椒,香味窜得整条胡同都有人打喷嚏。

青花瓷碗底早调好了秘制料汁。三年的陈醋配上新榨的芝麻酱,再舀一勺冬瓜干贝汤化开。冰镇过的面条往碗上一扣,黄瓜丝、绿豆芽、胡萝卜丝码成彩虹,最后浇上那勺滚烫的辣椒油。红油顺着面条缝隙往下渗,芝麻粒儿在碗沿上蹦跶,馋得院里的大黄狗直转圈。

“吸溜 ——” 三个人同时开动。老张脑门瞬间冒出汗珠,喉结上下滚动:”这醋劲儿真够正!” 他家小子被辣得直哈气,还不忘往碗里扒拉花生碎。张婶儿眯着眼看父子俩抢食,筷子尖挑着根面条晃悠:”慢点吃,锅里还镇着西瓜呢!” 其实她心里清楚 —— 冰西瓜这会儿正用井水泡着,等吃完面消了汗才能端出来。

胡同口修车的老李闻着香味过来了,手里还拎着半只烧鸡。张婶儿顺手给他拌了碗不加蒜的,老李蹲在门槛上吃得呼哧带响:”要说您这手艺真是绝了!我媳妇昨天非逼我喝冰粥,喝得胃里像塞了秤砣似的。” 张婶儿把紫苏叶揉碎了撒进他碗里:”下次让她放点姜末,寒凉的东西得压着吃。”

夕阳西下时,张家厨房飘出熬花椒油的焦香。小饭桌上摆着新腌的糖蒜,玻璃瓶里泡的柠檬水咕嘟冒泡。老张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叹气:”明天还这个点开饭行不?” 他家小子正偷偷往兜里塞花生米,听到这话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张婶儿拎着擀面杖从厨房探出头:”想得美!后天该吃麻酱凉皮了 —— 老李!把你家石臼借我用用!”

夜风带来槐花香,张家院里的葡萄架沙沙作响。厨房纱窗上趴着几只知了猴,偷看那碗没吃完的凉面。冰镇过的面条根根分明,红油凝成了琥珀色的光。案板上剩下的黄瓜头突然动了一下 —— 是张家小子养的蝈蝈跑出来了。张婶儿拿起锅盖一扣:”小祖宗,这可不是给你准备的吃食!”

井台边的大理石板上,半个西瓜正泛着水珠。张家父子并排躺着打饱嗝,肚皮上摊着本《本草纲目》。书页正好翻到 “紫苏” 那章,张婶儿用湿手在上头按了个指印:”明天早市买点新鲜牡蛎,给你们做海鲜浇头。” 老李在隔壁院应声:”给我留两勺辣椒油!用新摘的朝天椒换!”

胡同深处传来卖冰棍的梆子声,张家厨房的纱窗透出暖黄的灯光。搪瓷盆里泡着的绿豆开始发芽,冰箱下层冻着熬好的冬瓜汤。张婶儿把剩下的凉面倒进猫碗,转身时围裙带起一阵带着花椒香的风。葡萄叶的影子投在剩面上,像给这顿夏日盛宴盖了枚清凉的邮戳。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