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追求健康养生的道路上,孛宝珍在《一碗好粥补养全家:老中医的秘制养生粥谱》中分享的智慧,一碗精心熬制的好粥,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滋养全家身心的养生佳品。老中医的养生秘诀,就藏在这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粥里。
粥的养生功效:从肠胃到全身的温柔呵护
粥的养生价值,首当其冲体现在易消化上。当大米熬煮温度超过 60℃,便会发生糊化,变得入口即化。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如患有胃溃疡的患者,粥是调养肠胃的绝佳选择。老年人更是适合喝粥,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胃肠分泌消化液的能力减退,消化酶减少,胃张力变弱、蠕动减慢,牙齿也出现松动脱落,咀嚼能力下降,而粥既能贴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又能为他们提供必需的营养,助力益寿延年。对于病人而言,病后肠胃薄弱,消化能力降低,米粥营养丰富且极易吸收,搭配中药同煮,还能起到辅助治病的效果,一碗清粥配上开胃小菜,既能增强食欲,又能补充体力,加速病后康复。
喝粥还能有效防治便秘。现代人饮食精致且缺乏运动,便秘问题频发。粥含有大量水分,其原料多为富含膳食纤维的五谷杂粮,这些膳食纤维如同肠道的 “清洁工”,在为身体补水的同时,加速肠胃蠕动,轻松将堆积在肠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此外,粥热量较低,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既能提供饱腹感,又不用担心摄入过多热量,是减肥的理想辅助食品。
在预防感冒方面,粥也有独特功效。天冷时,早晨一碗热粥下肚,能驱散寒气,增强身体御寒能力,就像给身体穿上了一层温暖的 “防护衣”,将感冒病毒拒之门外。而对于咽喉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能像温柔的 “安抚者”,滋润咽喉,有效缓解疼痛与干渴感。
五色粥的食疗密码:不同色彩,不同健康守护
古人云:“食物有五色,五色各自有对应的五脏、方位、气候等。” 五色粥从食物外观与营养成分出发,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多样选择。
红色的粥以粳米搭配赤豆、红枣、山楂等食材熬制,富含 B 族维生素与矿物质。红枣能补血养颜,赤豆可祛湿利水,山楂则有助于消食化积,这些食材组合熬成的粥,不仅能抗寒、抗衰老,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为身体注入活力。当红色食物与黄色食物搭配煮粥时,营养吸收相互促进,养生效果更佳。
黄色的粥以玉米、黄豆等为主要原料,搭配木瓜、柑橘等,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B2、维生素 D。维生素 A 能保护视力,维生素 D 促进钙吸收,常喝黄色的粥,既能抗氧化、延缓衰老,又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有抗癌的潜在功效,玉米粥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黑色的粥以紫米、黑米、黑芝麻等为主,搭配紫菜、黑木耳等。黑芝麻能乌发、提高记忆力,黑木耳可降低血液黏稠度,这些食材熬制的粥,能延缓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为身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绿色的粥由大米、绿豆搭配荷叶、菠菜等绿色果蔬制成,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它能提高抵抗力、降低胆固醇、清理肠胃,还具有抗癌功效,适合早晚食用,帮助肠胃排出毒素,让身体更加轻盈健康。
白色的粥以粳米、燕麦、糯米为主,搭配鱼肉、豆腐等。燕麦对糖尿病、肥胖症有辅助疗效,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与不饱和脂肪酸,与牛奶搭配熬粥,能为老年人提供大量钙质,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润肺、安神等功效。
认清体质喝对粥:个性化养生的关键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养生也需因人而异。体质主要分为 “寒、热、虚、实” 四大类。
寒性体质者常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喜热饮热食,女性还可能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适合他们的五谷杂粮有糯米、高粱等,用这些食材熬粥,能温暖身体,驱散寒气。热性体质者易情绪急躁、怕热便秘,大麦、小麦、荞麦等性凉的谷物更适合他们,熬成的粥可清热降火,调节身体平衡。虚性体质者精神萎靡、说话无力,糙米、糯米等能补益身体;实性体质者易烦躁失眠、腹胀便秘,薏米、绿豆等可帮助清热利湿,改善身体状况 。
顺应季节选粥品:与自然同频的养生智慧
养生需顺应季节变化,粥品选择亦如此。春季多雨多风,宜食用辛甘、清淡的粥,以粳米、鸡肉、黄鳝、油菜等为原料,能补中气、健脾胃、防风祛湿;夏季炎热,粥品应清淡败火,以杂粮、鱼肉、西瓜等为食材,调节肠胃,增强食欲;秋季气候转凉,以润燥益气为主,搭配粗粮、猪皮、萝卜等熬粥,健脾补肝清肺;冬季寒冷,需滋阴养阳,选择粳米、羊肉、带鱼等温补食材熬粥,提高机体耐寒能力 。
老中医的养生秘诀,通过一碗碗粥得以传承与实践。从粥的基础功效,到五色粥、体质粥、季节粥,每一种搭配都蕴含着对健康的深刻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不妨根据家人的身体状况与季节变化,精心熬制一碗好粥,让这碗充满营养与爱意的粥,滋养全家的身心,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发表回复